人物名片
乔文欢,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2024届硕士毕业生,目前已签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从小,来自新疆的我,心里就藏着教师梦。初中的每个午间时光,我都乐于跟同学讨论习题的更优解法,更热衷于给不明白的同学讲解问题。每当同学弄懂了一道难题时,我心中的喜悦便会油然而生。
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高校“青椒”,毕业后将前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这是广阔和自由的创新舞台,也是我选择奋斗的光荣之地。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热爱分享知识,希望能把自己辛苦所学的知识让他人更轻松地掌握。本科期间,我曾在学院里主讲过两次健身讲座,虽然台下人数众多,可我却并不紧张,反而非常兴奋。事后,当了解到有同学尝试了我的建议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时,我高兴了好几天。当时我就想,如果能进入高校成为一名教师该有多好啊。于是,在毕业季的众多招聘单位中,我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最终遵从初心,选择努力应聘高校教师岗位。
秋招之初,大多是企业招聘。我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决定先将主要的精力放到完成论文上,对于应聘工作主要以收集信息为主,等到11月部分高校开启招聘时,再全力以赴备考高校岗位。高校招聘不同于企业,大多没有线下的招聘会和双选会。因此,我只能花费更多时间从学校的就业微信群里或高校的官网公告中寻找适合的岗位。我将符合报考条件的单位信息以及相关的资格审查材料都整理在云文档中,根据不同的考试条件制定了复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备考。
最终,在导师曹贵平教授的指导和同窗的大力支持下,我顺利应聘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任教师。我热爱我的专业,也希望能继续不断精进知识,并传播给更多人。
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需要更加深厚的知识积淀,大多需要获得博士学位。我也曾考虑过是否去读博,但考虑到家庭情况还是决定先就业。正以为高校“青椒”的梦想即将破灭时,我通过辅导员姜贤武老师发在就业微信群中的信息了解到,仍有不少高校的教师岗位是招收硕士的,这一下使我热情高涨。
求职过程中,看到同场的应聘者不乏各种国内外名校生时,我也曾一度非常担忧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但通过多轮考试与面试,我发现自己的实力并不弱于同场应聘的伙伴们。这时,我才明白,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自身在知识水平和面试表达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导师曹贵平教授,感谢导师的谆谆教导和无私付出。导师经常跟我们说,“读研的目标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掌握方法、培养品质、提高能力,以便自如应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要用‘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事之际在于行、一生之计在于勤’勉励自己”“遇到困难时,则用‘办法远比困难多’激励自己”。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更好的自我”。
我的求职之旅在2023年12月才结束,期间遇到了很多拒绝和挫折,但是通过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不断从挫折中学习成长,最终得偿所愿。当然,对于去克拉玛依任教,我也曾有过短暂犹豫,不确定能否适应边疆生活。但随即我想到,“只要能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哪里不能去呢?说到底,与其说是西部需要我们,不如说是我们需要西部”。最终,我欣然接受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从懵懂学生到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一次身份的转变,也是一种责任的承担。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向下扎根,不断沉淀自己,向上生长,持续努力探索。
-END-
信息来源 |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排版 | 华讯社编辑项千歌
推荐阅读
祝贺!华理院士+3!
双学位有多香?十几份“大厂”录用函能证明!
从A数到Z,爱上“理”!
投稿邮箱:newmedia@ecust.edu.cn
听说好看的你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