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华理MBA跨界双硕士(上)
发布者:MBA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商学院
前两天官方发布的新生背景大揭秘,
有不少人默默感叹,
这届的华理MBAer“似乎”高手云集?
自信一点,把“似乎”去掉。
仔细看了看他们的学历,
简直是各校精英大集合,
把华理MBA2021级新生比作“神仙打架”
一点不过分!
今天我们想给大家介绍一批新生,
在来华理MBA前,他们就已经是硕士了!
他们为什么需要再来读一个硕士呢?
////
我认为已有的研究生学历和是否读MBA没有必然的联系。读书还是要从自身需求和条件出发。我读MBA的出发点是认为自己在企业管理,商业领域的能力、视野、职业素养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这个空间可能会有质的变化。我在清华读书期间接触过一些商学课程,但是当时没有任何实际管理经验,对很多课程的理解都只停留在表面。经过这么几年基层的摸爬滚打,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用了,所以对我来说,读MBA一直是一个愿望,并不存在某个契机。
疫情以来,公司的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自己也遭受了比较大的挑战,对公司和个人都有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因此在这个时间点重新返回学校学习,对公司,对我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
我选择学校其实也有一些客观和主观条件。首先最好在上海,其次最好是工科院校,同时又希望是名校。而学校的作风一定要务实和扎实,与我扎根制造业的职业方向一致。这么看来,可选的学校并不多,最后通过调研校友的分布,比对MBA开设课程,结合一些同学朋友的建议,让我很坚定的选择了华理。
我希望在MBA学习过程中经过一套系统的商学课程训练,建立起比较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范式,尤其在自己相对薄弱的财务和营销方面,能够补齐短板。接触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这个过程中拓宽视野,提升格局,夯实基础,磨练意志。收获一批可能会一生同行的挚友。期待参加一次亚沙,保持锻炼,规律作息,高度自律,健康向上。
////
研究生的学历确实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受益匪浅,但是目前我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只是材料学,在工商管理方面并不了解。而且在工作中也有不少困惑,感觉到自己亦有很多方面需要得到提高,一方面,想要通过MBA的学习解惑与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认识不同背景优秀的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在学习中快速成长。
因为我的硕士就是华理念的,对华理很熟悉,加上化工行业背景也是华理非常擅长的领域,华理MBA综合性价比也很高,综合考虑下还是希望能来母校继续新的学习旅程。
通过在华理的学习,希望能够尝试和挑战自己甚少接触并不擅长的领域,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企业管理人员,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更好的自己。
////
研究生毕业时,我的职业规划是走技术路线,但各种因素导致我目前的岗位却是涉及管理、商务、财务等方面居多,由于自己非相关专业出身,深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而且不系统。
工作多年,其实我早已察觉到了自己职业发展上的瓶颈,早想再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了,但由于公司的工作氛围也很人性化,直接领导对我也很不错,所以一直没有提要离职去读书的事。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再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没有机会了,同时也为了将来能在上海谋求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我选择了再读MBA。
在准备考上海的MBA之后,我就在网上了解上海的学校,正巧一个同事说他朋友是华理MBA毕业的,并且他朋友对华理MBA的评价是“物超所值”,因此再继续了解其他一些华理MBA的具体情况之后,就下决心准备报考华理MBA了。
在备考上也有一些小心得与大家分享:首先,我认为报考MBA之前要想清楚读MBA的目的是什么?读MBA是不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最优解?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之后才能让自己在备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咬牙坚持下去,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毕竟报考者都是职场人士,资源有限,时间精力投入到备考后在其他方面就无法兼顾,必然会有所损失,其中的利弊得失需要自己衡量清楚。其次,最好能报一个负责任的全程辅导班,包括面试、笔试和模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事半功倍。同时,报辅导班够还能接触到一批有同样目标的同学可以一起学习,避免了孤军奋战和闭门造车的弊端。
再次,根据自己的各学科基础制订针对性的考分目标和复习计划,并据此分配复习时间,以过线为第一目标。最后,MBA联考的综合部分虽然考试内容和其他考试相似,但重点却是速度,对于一道题,不要求从头至尾完全通透的掌握解题方法,但要求根据一些方法快速准确的排除一些不可能选项,有较大把握就可以直接选答案,以提高解题速度,这种出题倾向也是和MBA培养目标相符的。英语部分则是考察自己的过往积累,积累不够的那就乖乖还欠账,背单词、看阅读是每天都要做的,做到了过单科线是肯定没问题的。
////
我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与我的工作行业有关联,是技术层面的助力,而MBA是管理层面的助力,与我已有的研究生专业方向并不冲突,期望MBA可以帮助我开拓眼界,拓展知识,提升管理能力。
一直以来我从事的是机电行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利用工作之余考取高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催乳师、小儿推拿师等资质证书,因此我备考之初选择了华理的大健康方向。华理商学院已取得三大认证,华理在化工行业是业界翘楚,有其强大的研发和技术背景,开设医疗健康方向是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大势所趋,这也是我选择华理大健康的原因所在。
作为这个行业的小白,期待在华理了解健康行业最新资讯,多跟同学和老师们请教,为自己的营养和健康管理之路做好知识积累,扩展知识面,收获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此,我在7月前选择好了学校,8月底全面投入笔试备战,薄弱项自我分析,做好不同学科的目标分、学习规划,时间安排。8月结束系统课,9月进入单科真题刷题,10月开始技巧练习,积累素材,作文练手,11月进入整合科目模拟考试,协调适合自己的各科备考顺序和时间分配,重点抓错题,重复刷,做到看题能快速反应出考点和解题思路,11月提速,12查漏补缺,调整备考的生理和心态。
同时,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母亲,MBA联考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看到妈妈在工作之余还要挤时间出来备战考试,她就更没有偷懒的理由,激励她在之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互相晒获奖证书或录取通知书,我更期待她超越我。
以上是前四位硕士学霸的相关经验,
各位同学请收藏📒,
让我们期待下一批学霸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