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华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摩洛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53名国际学生赴崇明岛开展“感知中国——崇明之旅:拥抱多元文化与生态之美”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态与文化的深度探索,还见证了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国际学生生态文化实践基地揭牌,以及艺术学院与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图片说明:国际学生在崇明港沿镇园艺村合影
在校地合作启动仪式上,崇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立俊介绍了崇明作为上海生态屏障的显著成就,包括东滩湿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乡村振兴与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他强调,国际学生的视野将为崇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片说明:崇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立俊致辞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院士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学校将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和国际教育优势,助力崇明生态岛建设,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新质人才”。
图片说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为宏讲话
图片说明:艺术学院与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签订《华东理工大学——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产学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
图片说明:华东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学生生态文化实践基地揭牌
国际学生先后参观了港沿镇园艺村、中华鲟梦园和东滩湿地公园。在园艺村,学生们领略了“花漾小镇”的产业活力与乡村文化;在中华鲟梦园,了解了中国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在东滩湿地,学生们徜徉在紫色花海、近距离观察扬子鳄,感受生态保护的“东方智慧”。
图片说明:国际学生参观园艺村
图片说明:国际学生参观中华鲟梦园
远离都市喧嚣,走进崇明来“村游”,来自孟加拉的萨米感慨:“村里的盆景树有这么高的经济价值,真不可思议,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农村!”映衬在绚丽的二月兰花海中,来自印尼的艺术学院学生柯铭秀表示:“崇明岛的生态保护令我印象深刻,在这里我不仅享受了春天的美景,还激发我学习艺术的热情。”
图片说明:国际学生参观东滩湿地公园
此次活动以文化为媒、生态为桥,为国际学生提供了理解中国发展理念的窗口,也为校地协同创新开启了新篇章。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崇明的合作,推动“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