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1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安全教育与危机应对能力,4月9日至11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承办的2025年上海高校辅导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危机应对”专题培训在我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51所高校近百名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出席开班仪式,对各兄弟高校的学工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从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出发,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不断推进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成立“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承办“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高端论坛”,《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三进”》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项目,为培养国家安全人才贡献华理智慧。针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他提出三方面期待:一是握紧思想引领的“方向盘”,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夯实校园安全教育的基石;二是筑牢校园安全的“防火墙”,进行危机事件的全周期管理,优化危机事件的预防效能与应对能力;三是为校园教育上紧“安全锁”,运用数字化智能技术赋能安全教育,全方位拓展校园安全教育的潜力。
同济大学王钰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陆秦葆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本次专题培训有助于辅导员强化安全意识,系统学习学生安全教育、危机事件处置的科学方法,提升防范应对能力,后续将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完成本次培训,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为切实提高在安全教育和危机应对方面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平,保证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结合安全教育与危机应对方面的重点与难点共安排5场专题报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蒋华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李敏、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晓纯、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崔海英、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贺岭峰受邀就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挑战、网络舆情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依法处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热点问题及其心理投射、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等方面开展了专题报告。此外,培训中精心安排了实践学习环节,组织学员们赴上海市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和“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进行考察实践,通过讲解学习与现场互动,深切感受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对国防安全和学生安全教育有了更加丰富立体的认识。
在结业仪式上,学员们踊跃发言,表示课程编排契合实际需求,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帮助辅导员们切实掌握了安全教育和危机处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巧,为今后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未来将积极把此次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国家安全意识根基,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贡献坚实力量。